这几天,印度和巴基斯坦突然之间又爆发了一场冲突,没有任何预兆。
引发这场紧张局势的,就是印控克什米尔那边发生的一次针对游客的枪击,让26个无辜的平民无辜遇难。双方互相指责,归咎于对方故意策划这次袭击。
紧接着,双方开始对峙,印度表示要切断印度河,不再向巴基斯坦供水。两边都调动了大批军队,边境线上出现了轻武器交火。
从冲突的规模来看,这事儿还算不上啥大事,比俄乌冲突和巴以局势都要轻得多。不过没想到的是,竟然美国和俄罗斯都在不同程度上站了印度一边。
这情形挺奇怪的,难免让人猜测,这背后是不是藏着什么更深的盘算。
咱们再好好看看这次闹出的事情,仔细琢磨一下。
首先,大仗打不起来。
印巴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自从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走上独立的道路后,英国制定的蒙巴顿方案带来了不少阴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导致两国多年来一直积累着深层次的冲突和矛盾。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个地区呢?别觉得无趣,毕竟这些事情至今还没有解决,而且因为靠近我国的西边边境,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有一块地儿叫克什米尔,涉及领土争议,两边都声称自己拥有全部的主权,可实际上各自管着一块。再加上这地方和我们国家接壤,一旦发生冲突,这边也会跟着紧绷起来。
还有一个宗教方面的问题,这个就不多讲了。
第一个问题就是领土争端没搞定,这个事缠着两国很久,不仅对双方发展造成了长期限制,也让两国关系难以走上正常轨道。出点小事就互赶外交官、断交,甚至可能爆发热战,三不五时就来一波。而且,这种局势也让像美国这种别有用心的域外大国找到了可趁之机,抓住一个敏感点就挠个不停。它们还希望利用这火药桶,刺激周边邻国,而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中国。
印巴之间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全面冲突。
1947年至1949年间,为了克什米尔归属问题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最终导致双方各执一词,各自占据一部分,形成了一直延续至今的分界线,虽然两边都不承认,但这条线也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未定界线之一。
第二次冲突是在1965年,印度试图通过大规模渗透行动占领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则进行反击,两边的坦克部队在荒漠中激烈碰撞,最后都没能占到什么便宜,回到了战前的界线。这种印度一贯的蠢蠢欲动的策略,真的让人就烦。
第三次是1971年,印度趁着巴基斯坦东部门户闹分家,果断出手,把巴基斯坦一分为二,东巴成功分裂出来,成了现在的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的领土缩水了18.5%,人口也减少了45%,国家实力大打折扣。战前,印巴两国差不多块盘子,战后巴基斯坦变成了个小国,再也抗不过印度了,丧失了原本的抗衡根基。
除此之外,也发生了一些零星的冲突,没必要赘述太多。
笔者想表达的是,印巴两国的仇恨虽然很深,但基本上还没到真的搞大规模战争的地步。
根本原因就是巴基斯坦被分裂之后,两边几乎同时掌握了一项让全世界咋舌的绝技,这玩意儿,让克什米尔变成了一个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疤。
其次,克什米尔问题无解
这种武功,自然是核武器。
早在1944年印度还没独立的时候,就已经悄悄展开了核研究的脚步。到1962年,那场所谓龙象之战之后,印度正式迈入了核武器的研制阶段,1974年还进行了首次核试验,名字叫“微笑的佛陀”。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在1972年也开始了自己的核武器开发,主要是为了应对印度的核野心。尤其是在印度进行核试验之后,巴基斯坦明显加快了自己的核计划,步伐明显加快。
到1998年,这两个国家都正式宣布自己已经拥有核武器。
根据瑞典智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4年的报告,印度大概有172到180枚核弹头,而巴基斯坦则拥有170枚左右。有分析认为到2025年,巴基斯坦的核弹头可能会达到220到250枚,印度则打算在2030年前把核弹头数提高到400枚。
两国都具备陆、海、空三个层面的核弹头搭载平台,拥有彻底毁灭对方全部实力的能力。
面对这个令人心惊的全方位核战平衡,双方都不敢轻易开战了。
克什米尔这个问题,在核武器的威慑下,已经变得完全没法解决了。
如果真的动用常规战的话,巴基斯坦大致不会占上风,毕竟印度实力强不少。不过一旦打到最后,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就出来了,这事儿就变得很复杂了。印度也心里头清楚这个事儿,所以他们也会有所顾忌。
谈到和解,双方各自让步一部分也行不通。要是哪个政府敢签这个协议,立马就会被全国人民骂得体无完肤,然后直接下台。
这就为外国大国提供了一个特别特别不错的牵制手段。
一边遏制印度的快速发展,另一边则利用巴基斯坦来对中国施加一些压力。
大家瞧瞧这十来年里印度一直搞事儿,再加上南海、东海的那些冲突,绝对有点时间上的同步,或者说形势上的联系,不能忽视。
这次那些身在国外的大国开口,说话的目的到底啥?真有啥深意在里面?
反正肯定不是想惹起一场大规模的热战,大家都明白,印巴两国自己都不愿意搞到那步。
第三,俄罗斯态度有点迷
俄罗斯对印巴两国的姿态一向挺让人难猜的。
从战略联盟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应该跟中国一道,支持巴基斯坦。可是,俄方一直都拿捏不准,表现得不是很果断。
因为俄印两边一直关系挺不错的。
我们评价国与国关系好坏,不用老是看外交上的所谓表态,要看本质。两个指标:
主要看两块:一是经济上的联手,二是军事方面的协作。
在经济合作方面,涉及能源、制药、基础建设等多个板块。2024年7月,俄印两边领导人明确了到2030年前,把双边贸易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的规划,还商量着用各自的货币来推动双边结算体系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一个是再弄高贸易额,另外一个则是想把美元甩掉,搞自己的结算体系。这两件事,都跟双方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谁也不愿意轻易放弃。这样的关系,真是不好轻易打断啊。
在军事方面,印度自己研发和生产高端武器装备的能力不算强,基本上都靠进口外国先进装备。俄罗斯一直是印度的主要武器供应商,提供包括飞机、坦克、潜艇和导弹在内的多种先进武器。两边还会定期举行“因陀罗”等联合军事演习,在军事技术研发、情报交流以及反恐合作等方面也有不少合作。
俄罗斯和巴基斯坦关系也挺不错的,毕竟现在中俄的关系特别好,朋友的朋友也算是朋友嘛。
这回印巴之间的事情,俄罗斯没明确站队巴基斯坦,反而是态度挺模糊,说是要做调解。
成年人和孩子之间打架,懂事的人都清楚,应该多责备那些大一点的,甚至让他们受点教训,而不是看起来公平地说一句“别打了”。
这场冲突里,印度表现得比巴基斯坦更强硬、更高调、甚至有点过头,里面似乎还藏着引战的用意。从俄罗斯的表态看,我们也能大概猜得到,他其实是刻意偏袒印度的。
这么干,明显是想让两边都闹得更大点,借机转移国际关注的焦点,甚至挑唆中美都跟着倒霉,弄得战火更旺。最后的目标嘛,就是想让大国和二流强国都顾不了俄乌战事,从而在停战之前谋点实惠,早日脱离这个泥潭。
第四,美国祸水西引计划
到这个地步,关税大战也玩出花来,特朗普一会儿喜欢一会儿又反悔,关税突然撤回,说明美国内部意见咋都挺杂的。
这局儿怎么收尾?目前看,接触沟通是唯一的出路。但局势这么紧绷,怎么能找到个双方都能找到理由坐下来聊的契机呢?
扰乱世界局势,倒也算是常见的手段之一。
当年一战爆发,虽然各国相互对峙得很紧张,但要不是萨拉热窝事件突然激起了导火索,战争会不会这么快就开打,也不好说。
这次印巴的冲突真是突如其来,近十几年两国关系还算挺平静的,谁知道一夜之间局势突然变得这么紧张。巴基斯坦总参谋长居然还提醒大家要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背后肯定有高人操盘。可能会导致局势突变的方向,预测如下:
1.印巴再起冲突,刺激局部热点,连带影响到中国西部边疆。
2.中国军队精力西引,对东部海峡方向势必暂时压一压。
3.海峡和日本方向借机一起拱火,反制中国海军在宫古海峡一带显示武力。
4.东南亚相关国再度挑事。
5.美国加大与中国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或许会签订比较重要的经贸协定,比如把重要基础加工产业链许诺送给东盟国家等等。
这些走向,有的可能不会成真,但大概率会有一些发生,甚至可能以各种组合的形式呈现。归根结底,这些变化都将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压力,让中国不得不面对美国提出的关税战报价。
美国想要的结果,大概就是把税率降回来,虽说没有特别高,但也让中国感到挺难受的那个程度。
热战不必担心,关税战才是真正令人担忧的领域。
万生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