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日,中国宣布不再使用美元支付澳大利亚必和必拓的铁矿石,这一决定震撼了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为什么中国要在此时亮出这张王牌?当全球铁矿石需求疲软、供应过剩时,中国为何敢于挑战美元定价体系?事实上,中国早已不再仅仅是谈判桌上的买家——通过持有海外矿山股权、推动人民币结算、整合国内钢铁产业,中国正在重构全球矿产资源的游戏规则。这不仅关乎价格博弈,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未来,中国能否彻底掌握铁矿石定价权?这场博弈将如何重塑全球矿业格局?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我是主持人凌薇。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张博文老师,一起来聊聊大宗商品定价的热点话题。张老师您好,大家好,我是张博文很高兴能澜分享一些看法。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大家可能都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就是中国为什么突然之间宣布不再影用美元来支付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的铁矿石。这件事情其实在2025年的10月1号宣布之后,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引发了不小的冲击。没错,那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博弈?为什么现在中国要做出这样的一个举动。那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咱们来聊第一个部分,就是博弈的根源,其实就是中澳铁矿石的定价之争。这个我特别想问,就是,中澳之间铁矿石的定价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巨大的反差。就是澳大利亚那边,它是那种市场化的程度很高,然后它的矿山的成本也很低,所以它卖给中国的价格就是几倍于开采和运费的,价格,但是中国的钢厂的利润却非常的薄,所以中国这边就是说,希望说,把价格降下来,但是澳大利亚那边就是说,你必须得给我这个市场价,所以这个背后的矛盾其实很鲜明。没错,而且这个定价权的问题,其实全球的铁矿石大部分都是被中国买走了,但是澳大利亚的那些矿商们他们的股东里头,有很多都是跟中国的买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所以他们编出来的这个指数其实就很难去真实的反映这个市场的供需,所以中国这边就是说,我要用自己的价格体系来定价,我要用人民币来结算,我就要夺回我这个定价的话语权。那为什么现在这个时间点,中国和必和必拓在铁矿石的价格上面会闹到这个不可调和的地步。因为现在这个全球的铁矿石的需求还是依然很弱,然后供应又是充足的,甚至还有些增长,所以这个时候价格就一路的往。下走,那澳大利亚那边就把希望寄托在欧洲的钢铁业的复苏,上面。但是他们又没有办法,就是说短期内供应和需求是平衡不了的,所以他们的价格就僵在那里了说,其实双方的分歧比以往都要大,没错,因为中国这边是说,我们要把这个价格压下来,我们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澳大利亚那边就是说,我们要维持这个高价,我们要保障我们的利润,那这个就导致了双方的谈判就很难往下走。行,关羽中澳铁矿石定价之争这一部分内容咱们就先聊到这儿,休息一下马上回来。那我们来聊一聊中国的应对之策就是说中国到底是怎么做到让必和必拓他们这些澳大利亚的矿企们感受到压力的中国其实早就已经不光是去谈判了,而是直接就持有了海外的一些铁矿石的矿山。那比如说像力拓的股份里面就有中国的一部分。那包括一些其他的矿企,他们的一些股份,包括一些项目也都是由中国资本来主导的,那这就等于说中国不光是在买矿石,而是在买矿权这不弃,真的是一箭多雕。没错,没错,那这样的话,就等于说中国在源头上面就掌握了一些主动权,然后包括一些新的矿山的开发,一些技术的突破,那都让中国在这个全球的铁矿石的版图上面的话语权越来越高,那包括一些人民币的结算,包括一些定价的体系,那也都慢慢的在提升,那就是一个全面的布局。国内的钢铁行业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举措?中国其18全国的七成的铁矿的进口都集中管理了,那这个就变成了我一个非常庞大的买家。那这个时候我在谈判桌上面的话语权就强了很多,这才是真正的市场影响力。然后包括一些电葫芦炼钢的推广,包括废钢的回收利用那也让中国在原料上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包括一些区域的合作,比如说跟几内亚的合作,那也保障了中国的钢铁产业的一个长期的用矿的需求,那同时,也把铁矿石的价格的波动风险降到了最低你觉得就是中国这一系列的调整会给全球的铁矿石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中国其实已经从一个单纯的铁矿石的进口国变成了一个拥有矿山拥有市场,甚至拥有替代方案的一个全新的觉色。那这个就导致了全球的铁矿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那包括一些澳大利亚的矿企,他们也不得不重新去考虑他们的中国策略。那包括一些新兴的市场,他们也没有办法去填补中国离开之后留下的这个缺口。那包括全球的定价的体系,也可能会发生一些变东那人民币的结算和定价的份额可能会逐步的扩大,那这个就会真正的让中国在国际的矿产资源的格局当中占据一个更重要的地位。好聊聊中国,如何应对这部分内容信息量不小,咱歇会儿喝口水,待会儿继续。咱们来进入第三部分,我们来聊一聊未来的走向,就是铁矿石的定价权到底能不能够彻底的握在中国手里,你觉得中国还有哪些牌可以打中国现在已经通过一些国有企业的示范作用,加上一些政策的引导,让更多的资金开始流入到矿产资源领域,那包括一些海外矿权的收购,一些新矿山的开发。那这些都是在稳步的推进,那未来几年可能会有更多的高品位的铁矿石投入市场,那就会进一步的满足中国的用矿的需丘同时,也会让中国在全球的谈判桌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听起来,中国是在多线作战,没错,没错,而且不光是这个中国海在大力的推东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那这样的话,产业的集中度会提高,然后包括一些智能化的升级,一些绿色低碳的技术的突破,那都会让中国的钢铁行业变得更高效更灵活。那同时,中国也在加强国内的这个废钢的回收体系,那这样的话,就进一步的减少了对于进口矿的依赖。那同时,中国也在跟一些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去谈判一些长期的协议,那这样的话,就可以稳定供应,同时也可以稳住价格。那么未来如果说到2030年的话,中国有可能会把本土的铁矿石的自给率提升到两成以上。那个时候全球的铁矿石的格局就会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你觉得中国在争取铁矿石的定价权这个过程当中,会遇到哪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全球的铁矿石的供应格局是非常分散的,那主要的玩家不光是在澳大利亚,还有一些是在巴西还有一些是在非洲,那你要去改变这个大家定价的习惯,是非常难的。就像我们搞人民币结算,我们推我们的这个价格体系,其实国外的大部分的企业,他们还是更习惯用美元,那这个时候你就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阻力。所以这个不是说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没错,而且就是你就算有了这个定价的份额,其实你也要面对一个供应的波动和库存的管理。那你比如说像2024年的时候,那个铁矿石的供应突然之间宽松了,那这个时候价格就跌破了成本线,那你这个定价的话语权其实也是会受到影响的那你只能说不断的去提升你的议价能力,然后去分散你的风险,才能够在这个博弈当中长期的去。占据一个主动的位置。你觉得中国在铁矿石这个领域的布局会对全球的矿业格局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中国其实已经通过一些资源的收购,然后一些技术的突破,已经把自己从一个单纯的买方变成了一个拥有自主供应能力的这样的一个觉色。那包括一些力度非常大的兼并重组让中国的钢铁行业的一个整体的笑率提升了很多。那同时也让中国在全球的谈判桌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所以其他国家其实不得不重新去考虑和他们合作的方式。没错,是的,那包括一些澳大利亚的矿企,他们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中国策略,那包括一些全球的这个定价的体系也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那人民币的结算和定价的份额可能会慢慢的扩大那这个就会真正的让中国在国际的矿产资源的格局当中占据一个更重要的地位那也会影响全球的资本的流向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今天咱们聊了这么多,关于中国如何在铁矿石这个领域去争夺定价权的一些策略。然后也看到了其实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中国在全球的矿产资源格局当中,地位都在不断的提升。那未来到底能不能够彻底的握定价权,我觉得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期待的事情。好了,那么这期节目咱们就到这里了,然后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
万生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