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瞅瞅,提起亨利·基辛格,这名字真跟国际关系这盘棋绑定得死死的。要说这位老头子,咱得从头捋起。他1923年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家庭,躲过纳粹的铁蹄,跑去美国避风头。后来当了美国公民,二战时在军队里干情报兵。再后来,他进哈佛深造,研究起了外交和核武器,成了学术圈里的一面旗帜。到了1969年,尼克松一上台,他直接被提拔成国家安全顾问,打理美国外交核心事务,后来还兼任国务卿,一干就是到1977年。他是“官迷”和“学霸”的双料代表。
冷战那会儿,基辛格手里的外交盘子真是滴水不漏。他搞了中美建交,中东穿梭外交,哪一样不是天大的事儿。连着拿了个诺贝尔和平奖,虽然越南那一地儿的操作争议挺大,但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就是明摆着的。
这么一传奇人物,晚年的时候常聊美国外交软肋,说得还挺到位。他点拨过,说美国特别爱用“制裁”这招,动不动封资产、禁贸易,看着威风八面,但真碰上几个刺头国家,美国也得掂量掂量——沙特阿拉伯、以色列,还有梵蒂冈。您听听这仨名字,不说别的,掰开了揉碎了瞅吧,没一个好惹。
头一茬:沙特阿拉伯,石油就是王炸
沙特啥来头?咱不废话,全球石油第一大户。这得追溯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沙特带头玩了一手“石油禁运”。美国这次是真被打疼了:油价从每桶3美元飙到12美元,通胀破11%,加油站里车能排到下个区,经济差点没缓过来。基辛格那时候是真忙飞机跟公交车似的,满中东谈判,这才稳住局面。
后来美国学乖了,根本不敢对沙特咋地。到了2023年,沙特跟中国还签了一堆大单,石油化工、高端能源,都是亿万级别的合作。紧沙特开始减持美国国债,三个月甩掉100多亿。这要是碰上美国“瞎制裁”沙特?啧,全球油价恐怕立马上云梯,美国经济怕不是要跟着塌。再说了,沙特这几年还搞什么“2030愿景”,眼瞅着往经济多元化转型。这国家现在牌多,石油是王牌,但手里还有其他小王,美国动它就是自找难堪。
下一桩:以色列,嵌进美国的命门
以色列,这地方,两万平方公里不到,面积真不大,还没咱个省大,但在美国的战略地位,那杠杠的。从1973年赎罪日战争后,美国军援像水龙头一样哗哗淌,到现在累计军援超2500亿美金。你要问为啥宠它?人家是真在中东顶着,帮美国挡住伊朗这些个刺头;但更重要的是,美国内部犹太势力的影响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看看华尔街,那些顶级投行,犹太裔高管占了一大杯羹。硅谷呢,不少科技巨头背后也有犹太人的身影。还有选举,犹太裔捐款占政治献金的25%,这可不是小数字。国会议员提啥关于以色列的议案,基本上就是“走过场”,没人敢真反对。最近这两年,以色列跟巴勒斯坦打得凶,美国军火是一个劲儿地给,好像是怕落在后边一样。但也正因为有这层关系,美国动弹不得。你要真敢制裁个以色列,估计自己国会都闹翻天,不用等外头掀桌。
最后一个:“最特殊”的梵蒂冈
聊完了能“打”的,再看看能“动人心”的。梵蒂冈这地方是真绝了,地盘不大,零点四四平方公里,但靠着全世界13亿天主教徒,这软实力连美国都不敢碰。人家独立城邦,靠教会网络撒影响力,美国国内分分钟有人会买账。
打个比方,2023年教皇访美,纽约三千警察全上街,国会还特意挂了教廷旗帜。这象征民众的信仰就是最大的软实力。你梵蒂冈对天主教国家的渗透有多深。要真闹掰,美国国内天主教会一炸锅,选票分分钟从手里溜走。
话扯回来,梵蒂冈之所以招基辛格重视,也在于它不仅仅是宗教机构,更是个外交玩家。比如2014年的美古关系缓和背后,教廷可是牵线人。如果美国一时头脑发热对梵蒂冈搞个啥,那等于自己给自己埋雷,真是没人敢动。
基辛格为什么要提这三家?因为它们背后的牌,每一张都闷得你喘不过气。沙特的石油管着经济命脉,以色列操控政治话语权,梵蒂冈抓着信仰。美国爱玩制裁,但碰上这仨,招再多也得绕着走。这话基辛格明说了,制裁不是万能钥匙,更不能觉得自己咋都是对的。
2023年的冬天,基辛格百岁归老。仔细回味他的那些话,尤其是对什么是“超强外交智慧”的描述,不得不服气。这人活了整整一个时代,看透了太多局。
万生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