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我家刚闹过“褥子世界大战”——我花六千多买的分区弹簧床垫刚拆箱,我妈举着她亲手弹的十斤棉花褥子就往上面铺,边铺边念叨:“这床垫看着凉飕飕的,不垫层褥子硌得慌!”结果晚上躺上去我差点哭出来:本来能托住腰椎的弧度全被棉花压平了,翻个身跟陷进糯米团似的,第二天腰酸得跟搬了五箱矿泉水,连上班敲键盘都直不起背。
其实这事儿真不是我矫情,年轻人和父母的“褥子矛盾”,本质是两代人对“舒服”的理解差了十万八千里。我同事小夏上周才踩过坑:宿醉吐了一床,床垫外层套能洗,但里面的记忆棉吸了呕吐物,找家政深度清洁花了三百块,还留了点若有若无的酸味儿。他拍着大腿跟我说:“早听我妈话铺褥子就好了,直接扒下来扔洗衣机,哪用遭这罪?”你看,这就是褥子最实在的好处——隔脏!不管是熊孩子撒尿、醉鬼吐,还是大姨妈侧漏,褥子就是床垫的“保护套”,脏了洗褥子总比洗床垫简单一百倍。
但铺褥子也不是乱铺的啊!
我弟之前买的床垫硬得跟石板似的,睡了三天背疼得直咧嘴,他女朋友找了层3cm的记忆棉褥子铺上,立马舒服得跟躺在云里——这叫“调节硬度”。可要是你买的是本身就软的乳胶床垫,再铺个厚棉花褥子,那不是把自己往“脊柱杀手”里送吗?我健身教练朋友说过:“软床加厚褥子,等于给腰上绑了块湿棉花,越睡越弯。”我邻居张叔就是例子,去年刚做了腰间盘突出手术,医生问他睡觉习惯,他说“床垫上铺了两层棉花褥子”,医生直接摇头:“你这不是睡觉,是给腰上压砝码。”
再说透气和螨虫的事儿,我去年夏天试过铺棉花褥子,凌晨三点热得浑身冒汗,摸床垫表层都是潮的——后来查了才知道,棉花吸汗但不排湿,等于把热气全闷在床垫和褥子之间,跟穿了件不透气的雨衣睡觉似的。
还有螨虫!
我闺蜜脸上的痘痘治了半年没好,最后把褥子拆了,里面的棉絮都结团发黑,用除螨仪吸出来满满一盒灰,医生说就是这玩意儿刺激皮肤。
你以为晒褥子有用?
我妈以前总说“晒了有太阳味儿”,后来才知道那是螨虫尸体被烤焦的味儿,紫外线根本穿不透5cm厚的棉花,纯粹是心理安慰。
后来我找小区里干了二十年的王阿姨问,她跟我说了句实在话:“哪有什么必须铺或者不能铺?看你床垫什么样,看你身子骨什么样。”比如冬天,你床垫偏硬,铺层薄羊毛褥子,又暖又软还不压身子;夏天,换冰丝褥子,凉丝丝的还透气。但不管铺什么,每周得用除螨仪吸一遍,每月拿烘干机烘二十分钟——不然再好的褥子,也变细菌窝。我表姑更会玩:冬天铺羊毛褥子当电热毯平替,夏天换冰丝褥子当天然空调,既满足了我姑的“褥子执念”,又没丢年轻人的舒服。
其实说到底,睡眠这事儿最忌“一刀切”。我妈总说“我当年就这么睡”,但她那辈的床垫是硬木板加棉花,现在的床垫都是人体工学设计,能一样吗?
你要是铺了褥子睡得香,那就铺;要是觉得闷得慌或者腰不舒服,那就撤。
毕竟睡觉是给自己睡的,难道要为了一床褥子,跟自己的腰过不去?
你们家有没有过“褥子战争”?是站父母的“必须铺”,还是站自己的“裸睡党”?
评论区聊聊,我看看谁跟我一样被亲妈坑过!
万生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