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那场备受瞩目的互联网交流大会上,马云以一句“未来,房子会像葱一样便宜”引发了业内热议。
后来马云在2019年阿里集体婚礼上,他又再次称:“我以前说过,未来房子不值钱,30年以后,我们也许每一对年轻人要养八个老人,每一对年轻人要管理和支付五套房子的成本。过去人们投资房子,但未来孩子稀缺,大家应该抓紧时间生孩子,把这个投资投在孩子身上不会错的。”
放在当年售楼处排长队、楼盘一天一个价往上涨并且快速售罄的疯狂场景下,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房子会下跌,买房就是最好的投资在当时人们心中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马云预言成真?2025年房地产将发生重大转变
因此,当时马云说“未来房子不值钱”,遭遇大家嘲笑。当时有业内人士反驳,年轻人得有自己的判断力,8年后,河北燕郊都8万了,你说咋办,都去找马云吧,他租房都不要押金。
然而,现实证明该业内人士被打脸了,彼时是2017年,如今8年后,河北燕郊从高峰期4.5万/平的房价,现在6300/平。
当然,马云并非真的预言房子会贬值到葱价,而是洞察到了房地产市场未来可能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房子会失去稀缺性,不再是人人争抢的投资增值的财富密码。
如今2025 年,竟有了几分落地的意思。曾经人人追捧的 “买房必赚” 神话,如今在全国楼市深度调整的浪潮里,正一点点被撕碎。
北上广深的房价分别在2021-2023年之间见顶,然后开启长达多年的跌幅。今年6月数据显示,上海与广州全市二手房均价的累计跌幅都超过30%,北京接近30%,深圳接近40%。从最近几个月的表现看,房价有加速下跌的势头。
像在广州这种一线城市,笔者所在番禺某小区,2020年高峰期房价是5万多一平,现如今跌到了3万4一平,在广州南沙,数据来看普遍有差不多40%的跌幅,很多楼盘回落到了1万多的水平。
上海松江、北京通州等远郊地区,房价出现显著下跌,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卖家普遍标注“急售”只为尽快脱手。
现在你去中介门店转一圈,听到的不再是 “这套房涨了多少”,而是 “这套房降价多少万,要不要看看”。即便卖家一再降价,一个月也难得成交一两套。三四线城市的变化最扎眼,不少地方的房价直接跌回了高峰期的五成甚至三四成。
“市中心家属院,50平仅售14万!”——这类广告在四五线城市遍地开花,天津武清某楼盘从160万腰斩至39万,辽宁阜新回迁房每平米仅400元仍无人问津,黑龙江鹤岗房价低至1773元/平,月成交不足百套。
根据房产博主达人论房透露,河北燕郊高峰期4.5万/平的房价,现在6300/平,山东乳山,高峰期8000,现在卖1000,南京翠屏城,17500入手,现在6400等等。
即便房价快速下跌,销售依然没有起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双双下滑,2025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6亿平,同比下降4%;商品房销售金额4.4万亿元,同比下降6%。
市场降温已成定局。今年的人口数据令人担忧,总和生育率掉到1.09,远低于国际公认的2.1更替水平 ,相当于一对夫妻平均生不到一个娃,这形势比日本还严峻,日本生育率是1.15-1.20(2024年)。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做出一个惊人的预言:如果生育率持续低迷,50年后中国人口将骤降至5.8亿,这一数字不到当前14亿人口的一半。
按照当前的趋势来看,郎咸平所说的或许并不夸张,现在14亿人,就算每个人活到80岁,以后平均每年死亡就是接近2000万,10年减少一个亿,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重,到 2030 年,60 岁以上的老人就要突破 3.4 亿。15年后人口就减少2亿,变成12亿了。
加上买房的主力本来是年轻人,年轻人越来越少,需求自然就下来了。
租房的人越来越多,转折点到来
而观念的变革最为扎心。对于很多95后、00后年轻人来说,房子不再是人生的必需品。他们更倾向于租房,用省下来的钱提升生活品质,换取财务上的自由。
比如深圳一对年轻情侣在详细计算了月供后,发现这笔支出将严重挤压他们的生活开支,最终理性地选择了放弃购房。
这种从“为房奋斗”到“为己生活”的转变,正从根本上削弱市场的刚性需求。各地纷纷出招应对,西安首付降至15%,郑州某楼盘单价直降3000元,三天成交200套。国家安排4.4万亿专项债收购存量房,广州、南京试点商品房转保障房,雄安新区推行“租购同权”,租赁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尤其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2025年9月15日,《住房租赁条例》将正式实施。困扰中国2.6亿租房人的糟心事儿,终于要被法律重拳整顿了!
这部酝酿5年的法规,不仅在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各方权益、盘活存量资源、培育经营主体等方面构建了清晰的制度框架,更是直指住房租赁市场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权益纠纷与经营乱象。
据业内透露,这一次的法规里面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转变,那就是以后长期稳定租房,租客也能和房主一样享受就近入学还有医疗相关的服务,也就是说,以后你的孩子想要在深圳上学,你家里的老人要在深圳看病,不需要买房子也可以,只要你租的房子有备案,且满足条件就行。
总而言之,这一次《住房租赁条例》的实施,就是中国租房市场,甚至是中国整个楼市史无前例的一次大变局,《住房租赁条例》的到来,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与结构性变革。
曾经吸引人们买房的“学区溢价”也正在蒸发,北京东城、深圳已试点教师轮岗,名校光环褪色。这也意味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因此,2025年下半年,楼市将何去何从?这是每一个关注楼市、身在行业中的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市场数据也直观地反映了这一变化。
长期以来,房地产一直是多地财政的重要支柱。当市场出现波动时,政策的及时介入或是必然。
当前,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住楼市,防止其出现剧烈波动。各地政府也可能会加大城中村改造的房票安置力度,提高购房补贴等政策措施,以刺激市场需求。
以买房为中心时代结束,租房的红利时代到来
在政策、需求、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房地产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成熟与规范。
展望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将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马云2017年说,8年后,房子像大葱一样便宜!本质是说的一种观念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准确来理解,就是以房子为中心时代将会结束。
以房子为中心时代结束,不是说人们都不需要买房子了,而是说整个社会围着房子转那样一个时代要结束了。
我们回顾过去那些年的情景:人们的发展需求基本是围着房子转,把挣来的钱基本都用在房子上,条件好的,买完一套接着攒钱买第二套,第三套;条件差的,全家节衣缩食,东拼西凑,攒钱买房。其他方面的需求,能压缩压缩,能凑合凑合,基本就为房子活着了。
但现在,人们不再为房子疯狂了,当然还是会有人要买房子,要还房贷。但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全家节衣缩食把钱都用在房子上,《住房租赁条例》出炉,或是中国人真正能够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房子在祛魅,观念在转变,市场也将更加成熟与理性。为什么以前大家都要买房子?因为租房没有安全感,没有保障,孩子不能上学,老人不能看病,中国的租房市场太乱了,所以想要真正的控制房价,实现房住不炒的目标,整顿租房市场,租售同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现在《住房租赁条例》明显有这样改革的趋势,那就意味着以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彻底进入稳定时期,以后你想享有一些权益,也不用花上百万去买房子,直接租房也能满足你的需求,对于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可以肯定的是,房住不炒将成为现实,以买房为中心时代结束,租房的红利时代或在到来。
万生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